人民日报评经典翻拍:创作者应提高原创能力
如今翻拍剧频频被吐槽,其实也是对创作者原创能力的一种提醒。对经典多一些敬畏,对观众多一些诚意,才是创作应有的态度。
《神雕侠侣》1995年版
《神雕侠侣》2006年版
《倚天屠龙记》2003年版
《倚天屠龙记》2019年版
经典的影视作品总是具有隽永的生命力,将这些经典重新搬上荧屏,成为不少创作者的选择。近来,不少翻拍剧登陆各大卫视和视频网站,从经典老剧到青春记忆,在引发一波波回忆的同时,也引来不少争议。
近年来,各类翻拍剧层出不穷。有统计显示,《神雕侠侣》已被翻拍了11次,《倚天屠龙记》被翻拍了9次;而一些爱情、都市、励志类的当代剧,“不是已经被翻拍,就是在被翻拍的路上”。当然,翻拍本身并无不可。经典有值得被不断回望的价值,我们的文化名著、历史故事、神话传奇中也有值得被不断挖掘的资源。但好的翻拍应该是“以古人之规矩,开自己之生面”,创作者应随着时代生活进行新的创造,赋予作品新的内涵,让经典作品不断与当下进行对话,与一代一代的受众产生新的心灵碰撞、情感共鸣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翻拍本身是重现经典甚至再造经典的过程。
翻拍之作中不乏精品,但同时随着翻拍的频率、数量不断上升,问题也更加凸显。比如,有的只顾热度和流量,对表演制作不上心;有的为了博人眼球,一味搜奇猎艳、不断“注水”;有的海外取材,但却拿来就用、机械地复制粘贴,导致严重的“水土不服”……种种不良创作倾向,不仅影响作品质量的提升,而且容易误导创作风向,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。
其实,翻拍是一件难事,那些具有翻拍价值的作品,要么具有过硬的作品质量,要么拥有广泛的观众基础。原作珠玉在前,本就树起了较高的标准,再加上观众的“回忆滤镜”,想要出新出彩并不容易。对于翻拍来说,其实需要付出更多的匠心与努力。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,翻拍又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故事已经有了,不用从头开始创作剧本,观众基础也有了,甚至自带话题和热度,这样一来,就大大降低了创作和宣发成本。如果创作者没有志存高远的追求,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,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“赚快钱”的捷径,这也正是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。但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。
翻拍是艺术的再创作,创作人员不能在亦步亦趋的模仿中束缚了自己,更不能在市场大潮中迷失了自己。如果一味追逐热点、迎合市场,将手中的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“摇钱树”,将文艺创作的付出用划不划算来衡量,从而放弃对作品质量、价值的坚守,那么不仅会透支观众的信任,也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。说到底,文艺创作是一件需要用心、用情、用功的事,容不得偷懒、省事,更不能为一时之利而动摇、为一时之誉而急躁。对经典多一些敬畏,对观众多一些诚意,对作品多一些感情,才是创作应有的态度。
创新是文艺的生命,所谓“随人作计终后人,自成一家始逼真”。如今翻拍剧频频被吐槽,其实也是对创作者原创能力的一种提醒。文艺创作是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,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。今天,各种拍摄、制作技术不断进步,不能技术跑在了前面,而我们的观念、创意、眼界还在原地踏步。不断增强阅读时代的能力、提炼生活的能力、创新创造的能力,才能塑造新的经典,成就恒久的艺术魅力。
相关新闻
-
无相关信息